去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提出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五大工程。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中国制造2025》是"1+X"的规划体系,将集中资源,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其中,"1"是《中国制造2025》,"X"是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等5个工程实施指南,制造业人才、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医药工业等4个发展规划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等2个行动指南。
"五大工程实施指南中,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主要解决制造业的基础能力问题,其他三项则是解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问题。"左世全分析说,智能制造工程解决的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人力成本增长较快、质量可靠性亟待提高的问题;绿色制造工程则是要用少能耗和资源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则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据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以突破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方向,建立从技术开发到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工业强基工程主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工程和产业化瓶颈问题,构建产业技术基础服务;绿色制造工程通过推动制造业各行业、各环节的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以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以突破一批重大装备的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为各行业升级提供的生产工具。
"五大工程实施指南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导性的,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中关于智能电网节选:
(七)智能电网成套装备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关键技术装备。围绕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进一步研究和提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电网关键技术装备,推动智能化风电和光伏并网逆变/变流器研发和示范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大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研究、云计算和互联网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综合监控及运维领域的应用。研发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可再生能源综合监控及运维系统,突破大规模间歇式电源的高压直流送出技术装备、海上风电场直流输电技术装备等。
大容量输电技术装备。全面掌握1100kV等级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抗震型交流系统用变压器套管、无源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用光纤传感器、内置式绝缘子关键部件。研制±800及以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关键技术装备,突破换流变压器、换流变套管、出线装置、平波电抗器、直流输电晶闸管换流阀等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结合大容量输电工程建设推进技术装备的示范应用。
智能电网技术装备。依托智能电网项目建设,积开展以±500KV/3000MW柔性直流系统关键技术和控制保护设备为代表的柔性输变电装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智能配电网成套装备、用户端智能化成套装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能源互联网核心装备、储能技术装备的研制;全面掌握智能变压器、智能断路器、直流开关、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核心零部件3D打印技术应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及接口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推广应用智能变电站成套装备、输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变电站智能巡检、配电自动化、主动配电网等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促进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
电力储能及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推进10MW级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高温超导储能、大容量超级电容储能、10MW级液流电池储能成套装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高性能铅炭电池储能、25kW铝合金钠硫电池储能模块、100MW级钛酸锂离子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材料和装置的研制和应用示范。研制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和材料,突破以SiC和GaN等材料为代表的宽禁带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高压/大电流瞬态17开断电力电子器件、高压大容量固态电力电子变换器,研发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材料生长与掺杂、器件及封装、驱动及电路设计等关键技术工艺。到2020年,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电网装备体系,牵头制定一批标准,提升智能电网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形成智能电网一、二次装备相融合的研发制造体系。灵活交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分布式能源并网、智能变电站集成等智能电网核心装备实现化,基本满足国内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具备成套出口能力。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能量路由器、储能等关键装备实现突破。
原标题:全钒液流电池等大规模储能入选《中国制造2025》五大工程